|
本帖最后由 清流学习 于 2013-7-31 11:53 编辑
7 S: y: U' v8 Z9 P( |' O0 [4 q$ \& l0 J, N
志愿者组织理事会实用手册
& {, e# p$ K; {1 a, G5 o来源:中国发展简报
2 M6 x U6 J8 v9 v1 k% S序言
( g, x7 o0 I1 l7 a. h8 P3 X Z苏建华
$ E; t0 F/ _1 E% I) O * T! I$ }0 [8 c1 e& b! I4 u
在益公益交流中心和透明鱼基金会支持下,土专家经验传承项目计划在2012年翻译一些美国公益界里的实用手册。这本经典的全志愿者理事会使用指南,出自美国非营利界思想家和作家简?玛绍卡,现任加州非营利组织协会负责人,原指南针非营利服务组织执行主管。国内大多数草根组织的理事会都是志愿者,有的干脆没有理事会,直接叫核心志愿者。虽然国情上有些不同,对于国内志愿者组织来说,依然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手册。无论你的机构是希望继续全志愿者发展下去,还是希望发展为雇员型组织,这个理事会手册都实用。
: Y, H+ A6 |0 e
; O% w' f* N/ P; L! D我在念书期间曾志愿担任一家学生环保组织“绿色大学生论坛”的核心志愿者。我们这群经验并不丰富的年轻人为了组织更好发展时髦了一把,给自己带了个理事的帽子。就这么不到十个核心志愿者,只要大家能拧成一股绳,干了再说。可是这个帽子却一直让我们头疼和纠结:理事的权责是怎么赋予和界定?理事与机构负责人的工作有什么区别?国内有一些志愿组织理事会章程,但多是模式化的规章制度,没细化职责权;有一些志愿者组织管理的文章,又只针对志愿者的招募、培训,不涉及到机构内部治理。似乎良好的组织治理对于一个不起眼的、松散的志愿者组织而言是奢侈品。
) P# O! p) s* Y# s5 L4 I: j
5 \* Y) U/ [2 [4 x0 B. e! M可能我们的困惑曾经也烦恼过大洋彼岸的美国公益组织,才有了志愿者组织理事会治理的丰富探讨。在这些探讨之中,尤为突出的是简?玛绍卡分析建立的理事会模型,把理事的职责分为最基本的两大类:组织治理和个人参与服务(捐资、参与某些具体任务、小组的志愿者)。这个归类帮助了志愿者组织理事们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定位。这个手册就是该模型的详细介绍版。5 j% P2 ~7 v, z, m4 I
% E8 d2 Q. v4 ?/ h8 g# b! m- n$ |+ {
翻译之初,我们也担心志愿者组织会不会觉得理事是自己的婆婆,会对自己指手画脚。然而翻译时,玛绍卡的论述打消了我们的顾虑。她对理事的定义重内容而非形式,即志愿为组织做事,并为组织负责的人。理事并非要来自外界。从核心志愿者里成长出来的理事是最合适的,让他们有效参与,有助于机构良好发展。
: G% D, c9 `, l" w& I) ^$ ~* k : M) A7 ~" d* [1 s1 Q
作者在文中还有一句话,给了我们志愿者组织很大的鼓励,即“永远不必为‘只是志愿者’而感到歉意”。希望这句话能够传递到更多的志愿者身边,让志愿者精神与组织良好治理相映成辉。, c6 ?9 s; e9 r" f$ j5 o
这个小册子的翻译也是一次完全志愿者行为。重庆青年环境交流中心帮忙组织了冯小妮、陈梅枫、郭西西、刘沙沙、朱丽娟、宋昱瑾、程静、冯鑫、李莹、刘溢做初翻和校对;益公益交流中心的吴靖和张素梅做了二校,力求语言符合中文阅读习惯;土专家项目志愿者林江斌帮助设计封面。在这里谢谢大家。. z- _4 G+ C" F, z( ?
# {# S/ \8 f% O% |: c我们仅以这本小册子抛砖引玉,让更多人能够关注志愿者组织的发展,探寻本土草根志愿者组织的发展治理路径。小册子后附上几段国内实践者们对本手册的阅读心得,一起分享。
( E7 Z2 m: g9 r2 \
" Y: d E3 N% [$ t N来源:http://cncasw.blog.163.com/blog/static/1691379682013622104445420/
$ _- Y3 r! q& @0 z9 Y+ z
! M7 Y0 {" y* N: Q$ `% y& f |
|